烏拉三府

烏拉「三府」景點 烏拉街「三府」景區:烏拉街區域總面積188平方千米,其中有三座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「魁府」「薩府」「後府」現已面向社會全面開放。 魁府:魁府建於清光緒二十五年(1899年),距今已經有125年的歷史,總佔地1649平方米,建築面積是466平方米,它是保存較完好的具有烏拉街地方特點的清代二進四合院建築,也是研究晚清吉林民宅的重要實體之一,魁府所佈展的是烏拉滿族民俗陳列館,整個展館是以場景復原的方式,透過復原清末滿族大戶人家過年、祭祀、尊老、育兒、等生活場景,再現烏拉滿族民俗,讓人們感受滿族,了解烏拉。 2013年獲選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 薩府:薩府建於清乾隆二十年,(1751年)距今已有273年的歷史,為典型的清初時期「一進四合院」格局,薩府總佔地2706平方米,建築面積491平方米,是打牲烏拉總管衙門第十三任總管索柱的私邸,1786年索柱調任吉林副都統後把此宅轉賣給薩大人,故稱薩府,因為年代久遠,是所有烏拉街建築比較粗糙的建築,根據分析可能有兩個原因,其一可能是當時建這個院子的時候財政預算不太充足,另外也可以側面說明他為官廉政,沒有建造高標準高規模的院子,解放以後呢,這個宅子就一直被用作三中的教室,局部幾經小修,所以呢整體保存比較完好,現在我們看到的室內的格局也是原始的模式,局部幾經小修,所以呢整體保存著2013年獲選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 後府:後府建於清光緒六年,(1880年)距今已有144年的歷史,歷經十餘年建成。後府是清代打牲烏拉總管衙門第三十一任總管,正三品官員伊爾根覺羅·雲生、雲大人的私人府邸​​,落成之日,皇家賜予“福、壽”字的鬥方兩幅,為慈禧太后的御筆,從此自立堂名為“福壽堂”。後府是一處有花園的二進四合院,三面臨巷,整個宅院佔一條胡同,圍著高高的青磚牆。南北長約百米,東西寬約五十米,佔地約六千餘平方公尺。為什麼叫後府?因為當時在烏拉街街市上,同一時期有三座伊爾根覺羅府,當時以“打牲烏拉總管衙門”和“打牲烏拉協領衙門”為坐標,區分三座伊爾根覺羅府,衙門前的伊爾根覺府後衃府叫了後根衙府。叫來叫去就叫開了。而衙門東邊的又一個伊爾根覺羅府就叫東府。三個伊爾根覺羅府就這樣區別清楚了。 2013年獲選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
門票價格

價格可低至 HK$15

合作平台

預訂最抵價格

以上資料只供參考,預訂前請再次查閱合作平台,詳情參閱免責聲明

活動簡介

烏拉三府
烏拉三府:活動相片
烏拉三府
烏拉三府:活動相片
烏拉三府
烏拉三府:活動相片
烏拉三府
烏拉三府:活動相片
烏拉三府
烏拉三府:活動相片
烏拉三府
烏拉三府:活動相片
烏拉三府
烏拉三府:活動相片

吉林精選酒店